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文化中的默默

據說,本周共有六個舞蹈演出記者會
幾個線上的舞蹈創作者,創作、表演全撞期了
接著,每一檔的票房都賣得慘兮兮
很多人說,是宣傳做的不好啦。
不過,中小型舞蹈團,如果沒有擁有像是明星舞團的資源的話
哪來的錢買廣告?不要說捷運車廂了,連兩廳院廣場前的刊版都買不起

有人又說,自己找資源找贊助阿
但是,如果沒有名氣的話,又哪裡來的人脈
面對事實吧,藝術從來就不是必需品
藝術民眾是有階級的,藝術團隊也有階級

另外一個事實,台灣的舞蹈觀眾太少了
舞蹈在表演藝術中,算是小眾的
除了舞蹈班的學生,和累積出來的同溫層外
一般民眾最直接的反應都是,怕我看不懂耶
即便一位舞者窮盡一生向自己的親友證明
都不見得能將他們培養成舞蹈觀眾
你要一般觀眾看看DM看看宣傳片就能,哇很有意思的樣子我來去看看,是不可能的

那到底哪裡出問題
是舞團的問題?創作者的問題?
拜託~~大家只喜歡、習慣看好看的東西,看看得懂的東西
這是教育和文化出了問題


生活中的默默

坦白說還蠻可悲的
臉書滑了一輪  所謂的朋友共有約600位
扣掉一部分不生活在國內的大約500位
不過是買了六張票 ,想送,還送不完!?

會來看表演的,臉書同溫層就夠厚了
會買都買了差不多,宣傳文看都看膩了
不會來看表演的,對宣傳文則是毫無感覺
因為那從來不在他們的生活範圍內
即便多誠摯地邀請,
還是覺得自己彷彿做錯事般的打擾了人家
再來就是,聽不完的不好意思,我還有事

朋友說:年紀越大,時間越是最難掌握的貨幣
是阿,我們都被這個社會機器運作推著跑
上班、上課,放假、補假、補班,陪小孩,陪家人
還有難得的國內旅行、出國旅遊
什麼是自由意志,真的有自由嗎?
或是我們都被生活綁架了

藝術本來就不是必需品
看表演也不是什麼高貴的事
但,是我們沒有做這個選擇,
還是其實這個選擇根本不在我們的生活裡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默默中默默

喜歡下午的陽光灑在這群表演者身上的樣子,很美
像是默默的樣子,再沉重的主題都有它輕柔的光
但更美的是,看到這群真性情的人們



默默地觀察默默以一個舞蹈製作走到 2017 來到默 III
這麼難消化常常不知道在說什麼的主題,但大家還是努力一起嚼進去
那麼理想化,難以達成的工作模式,大家還是試了又試,想辦法磨進去

明白在台灣,作品的成形很多時候,最後只是為了對這個市場交代
即便它是小眾的,甚至是網路同溫層中獨佔的
但票房、補助和市場機制等,這些都不足以評斷一個作品的好壞

一個好的藝術作品需要有溫度,和其細節
作為一個觀察者,看見每一位參與默默的人默默又明顯地改變著
經過許久的肢體訓練、默契培養
還有更多對於公眾事務的對話,以及思考上的衝撞

最終,每個人找到自己最適合與舒服的位置
能夠擁有溫度不是作品本身,而是因為人
這群人的好默契在排練場上,即時的即興都成了一幅作品
默默即便走向舞台都不是終點
必將屬於這個世代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默默計畫回來了!默默之2017年水源劇場版


默默死 默默生 默默一日

洗衣三天一次、倒垃圾五天一次
牙膏一個月一條、牙刷三個月一支
21天改掉或養成一個習慣
12個禮拜痊癒一場流感
下定決心,視情況可能在0.3秒至三年之間                                   
血液凝固在室溫下,正常值約28分鐘
徹底厭倦一個人大概,七年
一個家用一輩子維持
一個上午就拆掉一棟房子
一朵花,同時盛開與枯萎

時間                   
究竟沉默地改變了什麼

編舞家余彥芳 X 演員 X 舞者 X文本編劇詹傑X跨領域設計團隊共同創作

已經來到三歲的《默默計劃》,出生於二0一三年,當時由數家關廠失業勞工組成的「全國關廠工人連線」,一系列抗爭活動來到了頂點。當那些倉皇迷茫、流離失所的工人,群聚在行政院勞委會前絕食抗議,乏人聞問地度過煎熬一週後,輿論指向了遲遲沒有露面的勞委會主委潘世偉。面對社會和媒體的質問,稱其冷血無情時,潘世偉這樣回答──「有啊,我都有默默關心……」當晚,我在臉書轉貼這則新聞,並在動態上寫下:我要做一支舞,叫做默默。

這是默默計畫起始,讓我群聚了來自舞蹈、戲劇、影像、燈光、音樂、舞台設計等各領域藝術家,跨界合作或者吵架、吃合菜、集資合購電影套票,開啓一個長期創作空間,回望台灣當代社會議題,希望可以很紮實地,踩踏在承載我們一生的土地上。為此,我們出發尋找默默的身體語彙,在舞蹈與戲劇光譜交會之處,輕盈出入島嶼歷史與私人生命體驗,試著溫柔轉譯,時間的眾聲喧嘩。
                                              
                                                                                                   ── 編舞家 余彥芳


編舞/導演:余彥芳創作助理/文字紀錄:王 甯文本創作:詹 傑
演  出:田孝慈、李銘宸、吳立翔、林素蓮、曾歆雁、鄭 皓(依筆畫排序)
舞臺監督:鄒雅荃空間規劃:陳佳慧燈光設計:劉柏欣(小四) 
作曲/聲音設計:黃思農造型設計:姜睿明造型設計協力:陳冠伶
計畫攝影:陳藝堂錄像創作:唐健哲平面設計/文案:李銘宸
藝術總監:鴻 鴻製作顧問:孫 平製作暨宣傳:黑眼睛跨劇團
默默計畫系列作品以共同創作形式進行

演出場次:6/2(五)、6/3(六)19:306/3(六)、6/4(日)14:30
地點:水源劇場
藝文推廣價:850
一般票價:650元,詳細折扣優惠請見售票系統或黑眼睛跨劇團粉絲專頁
售票系統:兩廳院售票系統 
洽詢電話:022321-9709

注意事項:
1.      週六場次為錄影場
2.      自由入座,因演出需求,有部份座位為地板席次,遲到恕無法入場。


指導單位:文化部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黑眼睛跨劇團
特別感謝:羅曼菲舞蹈獎助金
《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在「雲門創計畫 」獎助下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