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明天麻成員介紹 (外籍藝術家)

來自德國的「明天麻」(Berlin Rhizom) 藝術團隊,目前有10位成員,皆為長年旅居柏林創作的台灣、德國、智利與中國藝術家們,外籍夥伴有:

RENÉ KLUGE (*1982,德國)

專業涉及哲學,歷史,漢學和法律,就學期間多次於北京語言大學與清華大學進修. 目前為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其學術研究的重點在於廣義地涉及跨文化的社會哲學,更具體提問在轉譯的思想和公眾領域上。他對於歐洲和亞洲之問思想轉譯的研究項目獲得了Hans-Böckler基金會的資助。長期以來,他也不斷地嘗試將自身的學術研究與概念藝術、錄像藝術等領域作新各種藝術形式的跨領域結合。 與此同時,他也任職於柏林一家中型企業的工會理事,其具有相當政治性背景的工作經驗更使得René Kluge的創作名符其實地遊走在藝術,人文學術和政治領域之間的邊界。


SONJA HEYER (*1965國)

曾就讀於德勒斯登音樂學院 (1984-1988,主修:打擊樂),柏林自由大學 社會人類學和社會學系(1991-1997)以及柏林藝術大學 聲音研究(2011-2013)。1990 年代 Sonja Heyer 和許多知名現代音樂家合作,如:Anne Clarke,SanjaFister, Grit Diaz de Arce 等。2003 年和柏林作曲家 Caspar René Hirschfeld 及 Ensemble Camena 樂團合作出版 CD „Wandlungen“ (collegno)。之後她的創作重點轉向聲音 裝置和廣播劇,2010 年起她的聲音裝置作品在柏林、梅克倫堡、奧地利林茲等 地展出,而她製作的廣播劇也在 Deutschlandradio Kultur、 Hessischen Rundfunk、 Ö1 (奧地利)等電台播放。2011 年她參與柏林藝術大學的國際夏日學院 „Klangkunstbühne“計畫。2012 年 Sonja Heyer 和國際著名的聲響藝術家 Sam Auinger 及 Peter Cusack 合作„klang orte berlin: berlinsonicplaces“ 計畫。個人網站 http://www.sonjaheyer.de/

UTE NIEMUTH (*1963德國)

曾經生活在德國,瑞典,中國,日本和美國。在她目前為止的人生中,專注於關懷著幾乎文化背景下的人與事。在表演藝術領域中,Ute Niemuth曾經在加利福尼亞州師事Anna Halprin,在日本與田中泯學習舞踏,在維爾茨堡和Gorgui Gueye學習非洲舞,在舊金山研讀心理治療 (CIIS) ,在中國研究漢學,並且在美國和日本接受專業按摩師培訓 – 她從來無法在這之中只選擇一個做為志業,但無疑的可以將她視為一個藝術家。她也曾經美國舊金山American Conservatory Theater 工作,製作獨立影片 “列印俾斯麥的死亡”(„Printed at Bismarck’s Death“)並且在法國巡迴播映。此外…,她的表演作品在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爾茨堡和茨魏布吕肯等城市演出,並定期在柏林開設表演工作坊 。目前生活於柏林和紐約。

吳傑 (*1979, 中國,東陽)
本次展覽因故無法來台參與
1996-2000年中國上海同濟大學,裝飾藝術系
2002-2004年德國Erfurt-Uniersität,歷史系(主修)哲學(輔修)
2004-2012年德國Burg GiebichensteinKunsthochschule Halle,視覺傳達系
在艾爾蘭根國際漫畫節International Comic-Salon Erlangen上賣過繪畫小冊子(2010),
德國萊比錫書展上展過幾本主題書(2007-2010)如“靈感”、“我未曾失言”等等。自2009年至今參與瑞士呂迪·鮑爾RuediBaur帶領的“文字的並存Multilinguale Typographie”研究項目(由Pro Heveltia和Schweizerischen Nationalfonds SNF支持贊助),為探討語言與物之間的關係積攢了不少體驗。個人網站http://cargocollective.com/xiaopi


FRANCISCA  VILLELA (*1976智利) 本次展覽因故無法來台參與
在智利完成造型藝術與雕塑專業。2006年來到德國,此後定居柏林並參與諸多藝術、音樂表演及劇場舞台製作。並且開始在個人創作裡持續尋找一種立體有機的表現形式,在作品中整合了各種物件:被扔棄的拾物、一個獨立系統的記憶、舊日記裡的隨筆等。2013年七月Villela在柏林工業大學結束了為期兩年的舞台與空間設計(Bühnenbild/SzenischerRaum)碩士班學業。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明天麻成員介紹 (台灣藝術家)

來自德國的「明天麻」(Berlin Rhizom) 藝術團隊,目前有10位成員,皆為長年旅居柏林創作的台灣、德國、智利與中國藝術家們,台灣籍夥伴有:(以下皆為目前人在德國工作的台灣籍藝術家)

溫思妮(*1985,台灣,柏林)

演員、偶戲演員、行為藝術表演者。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柏林戲劇學院當代偶戲表演碩士。她在高中時期學習三年歌仔戲,主攻旦角,遊走于當代劇場和傳統劇場之間。在江之翠劇場擔任團員的期間參與和丹麥歐丁劇場合作的„Beyond Flow Project“。劇場作品代表:收信快樂、大神魃、小皮耶(台灣)„ Der kleine Muck 、“Anti_Korrosion“(德國)。
 2012年以來,她將劇場經驗擴及其他藝術形式,如行為藝術、裝置和新媒體,深入探討跨領域的思考和各種實踐的可能性,例如她最新的發展中項目”桌上抗議”,是由遊戲設計和擬像理論出發,記錄世界各地的佔領活動和公民不服從運動。和藝術家黃伊晨合作的逐格動畫“核”獲選2014年國際里約鈾電影節。

黃伊晨(*1986,台灣,柏林)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美術系以及德國柏林白湖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系,其創作方式主要為素描、書、攝影、影像、即地實作(vororte),並在此基礎之上嘗試擴展新的領域和媒材, 其多元性在近年台灣德國兩地的展覽中逐步實踐。2011在印度班加羅爾的藝術駐留之後,積極關注政治性的議題如 : 仕紳化,核能等議題如何與現代化社會更切身相繫,其跨文化的生活與創作經驗更幫助拓展新的視角,2012年始進一步關注本身生活周遭區域的變化,長達一年柏林的„Müllerhalle“計畫,與在地居民的訪談中,使她更深刻意識到自身的身分(作為歐洲文化的外來者)與居住社會環境(柏林威丁區)變化消亡的依存關係,創作同時也是對自己創作意圖的反思。此外,2013年,她的第一部關於核能的動畫作品 “核” 獲邀在柏林,里約及阿曼展出播映。

陳曉瑩(*1986,台灣,柏林)

陳曉瑩(1986 台中 台灣)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跟德國哈勒設計與藝術學院的自由藝術,書籍與版畫藝術學系.她當下的藝術創作專注于心理分析背景下與生活有關的種種事物- 夢境,回憶,迷信 與生活儀式,她試著在素描,版畫,書本跟裝置中找尋一個“神話式”的表達形式,一個來自於不同“故事”的互相交錯,相互呼應直至故事本身的根本源頭反被淹蓋,意即故事在常理下的因果關係被抽離,並從而產生更多聯想式的觀看經驗。

陳成婷(*1985,台灣,柏林)

舞台與空間設計師。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及柏林工業大學舞台與空間設計碩士班。自幼接受不同的舞蹈與肢體訓練如古典芭蕾,現代舞,武功,民族舞蹈,太極導引與踢踏舞等。同時以舞台設計師,舞台監督或肢體表演者等身分與身體氣象館、江之翠南管劇團2009年,作品'''1:24 Psychoses''入選世界劇場設計展(WSD 2009),於首爾展出。2010年起旅居柏林就學、生活與工作至今,作品逐漸由較傳統形式的戲劇場景設計轉型向更多元的空間實驗,並經常以表演者身份參與創作。2013-14年間參與由包浩斯基金會策劃的包浩斯舞蹈(Bauhaustanzen)計畫後,更進一步開始了以身體表演和空間素材的創作實驗,並延伸到探討個人與身處的環境、社會、群體互動與衝突的命題。
個人作品網站:http://ctchen330.wix.com/ctchen